推动集成电路产业人才建设 智芯国信作为专业集成电路产业人才发展服务机构受邀参加2017中国集成电路人才发展论坛181
发表时间:2017-09-27 11:09 2017年9月8日,由南京市江北新区管委会主办,南京集成电路产业服务中心(ICisC)、南京软件园承办,摩尔精英协办的2017 中国集成电路人才发展论坛在南京召开。
受主办单位邀请,智芯国信作为专业的集成电路产业人才发展服务机构参与中国集成电路人才发展论坛
陈黎 智芯国信总经理
王彦威 智芯国信副总经理 会议现场 人才是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第一资源,也是制约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关键瓶颈。目前我国集成电路从业人员总数不足30万人,到2020年我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缺口预计将达到70万人,所有半导体企业人力资源部门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和机遇。 以2014年6月国务院印发的《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为标志,中国集成电路产业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新时期。《纲要》提出了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短期、中期和远期目标,要求加大投入,总体摆脱产业受制于人的局面,实现产业跨越式发展的战略目标。 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为更好的贯彻《纲要》等文件的相关工作要求,积极响应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号召,2017中国集成电路人才发展论坛旨在推动集成电路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实现集成电路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发展呈现四大趋势 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集成电路处副处长 徐珂 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集成电路处副处长徐珂则分析了《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发展状况》,表示,人才是集成电路产业的第一资源,也是制约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关键瓶颈。
按照白皮书的总结,我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现状有四大关键词: 一是我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呈“一轴一带”分布:东起上海、西至成都、重庆的“沿江分布轴”和北起大连,南至珠江三角洲的“沿海分布带”。 二是我国集成电路人才“缺乏”:产业人才的供给与产业发展的增速不匹配,依托高校培养IC人才不能满足产业发展的要求。 三是重点关注集成电路人才“供给侧改革”: 面对新时期产业发展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关注人才供给侧,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注重高端集成电路产业人才培养工作。 四是“产学研”融合培养:产学研深度融合,共同来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储备人才。
成立专家委员会,全面促进南京集成电路产业发展 此外,在此次2017 中国集成电路人才发展论坛上,还举行了ICisC 专家委员会聘书颁发仪式,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建设专家组组长严晓浪先生;南京邮电大学原副校长、物联网研究院院长、江苏省物联网技术与应用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朱洪波先生;清华大学教授,IEEE Fellow王志华先生;北京大学教授张兴先生;东南大学教务处处长孙伟锋先生受聘担任南京集成电路产业服务中心专家委员会专家。 ICisC 专家委员会聘书颁发仪式 成立南京示范微电子学院人才培养联盟理事会,聚焦集成电路人才培养 同时成立了南京示范微电子学院人才培养联盟理事会,具体开展人才培养工作,理事会由南京市江北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陈潺嵋女士任理事会理事长;常务副理事长由人才培养联盟成员高校的院长担任。
南京示范微电子学院人才培养联盟理事会成立仪式 成立人才培养与服务平台,全面深入开展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工作 为对接集成电路行业旺盛的人才需求及南京地区集中的人才优势资源,ICisC在原有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公共技术服务皮平台、系统应用服务平台三大平台的基础上,特别成立了人才培养与服务平台,并现场举行了ICisC 人才培养与服务平台揭牌仪式。 智芯国信与企业、高校就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工作开展战略合作 同时会议现场,北京智芯国信科技有限公司就未来人才培养项目开展深度合作与江北新区签订了战略协议 智芯国信人才服务合作伙伴签约 作为集成电路产业人才发展专业服务机构,北京智芯国信科技有限公司将进一步树立开放、共享的经营理念,通过培育人才、发展人才,推动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队伍建设,进而最终推动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全面健康持续发展,实现集成电路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和“产学研”的真正融合! |